杨津涛:中国人为何迷信人参?
明朝以前,与干枣并列
中国最早有关人参药用价值的记录,见于成书秦汉时期的《神农本草经》。东汉末年的张仲景在《伤寒论》中,说人参“主治心下痞坚,旁治不食呕吐等”。后来南朝《名医别录》、唐朝《药性本草》、宋朝《诸家本草》、元朝《用药法象》等历代医书,对人参的药用功能都有提及。
至明人李时珍编纂《本草纲目》,声称“人参治男妇一切虚症”,包括“发热自汗、眩晕头痛”,及“痎疾、滑泻久病”等,人参遂从普通中药材种“脱颖而出”,登上“神药”的地位。①
明代以前,中国人吃的人参,主要产于上党地区(今山西长治),被称为“上党参”;其次是“辽东”地区(今辽宁西部)的“辽东参”(又称“辽参”)。
当时,人参只被视为一种普通食/药材。比如,苏轼在给朋友王定国的信中说,“必欲寄信,只多寄好干枣、人参为望。如无的便,亦不须差人,岂可以口腹万里劳人哉。”在给章质夫的信中又说,“万一有南来便人,为致人参、干枣数斤,朝夕所须也。”②
显然,对苏轼而言,人参和干枣一样,是一种满足”口腹“之欲的食品,而非保值百病的良药。动辄托人顺路带上“数斤”,也说明这种食品在当时并不名贵。
明代之前,也有少数人参品种被认为很名贵。比如,上党参中有一种“紫团参”,据说仅生长在上党地区的紫团山上。《梦溪笔谈》里记载,王安石患有哮喘,需用紫团参医治而不可得。有朋友送来几两,王安石坚辞不受,说:“平生无紫团参,亦活到今日”。不过,从苏轼为满足“口腹”之欲“朝夕”食用人参来看,普通上党参在北宋,仍属普通之物。
人参价格也很能说明问题。直到明朝嘉靖年间,人参仍是一种很低廉的商品,一斤人参只要白银1钱5分。
万历年间,参价上涨至约3两白银/斤。按照《本草纲目》(成书万历年间)的说法,价格上涨的原因,是上党的采参业没落,市场上只剩下来自辽东的人参:
“上党,今潞州也。民以人参为地方害,不复采取。今所用者皆是辽参。”
至崇祯时,参价已高达到16两白银/斤。
- 明朝以前,与干枣并列
- 政府与商人共同炒作
1、本网所有文章作品,均有注册用户发布,zhishi365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知识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2、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,请在3日内进行。
- 40℃1西方人眼中,中国最牛逼的皇帝是谁?
- 62℃2花猫哥哥:未来10年的五大行业机会
- 41℃3"睡过"2000多个女人的他,临终躺在了梦露身边!
- 39℃4丁香医生:28个最基本的护肤常识
- 172℃5四十年教辅生意沉浮录
- 261℃6一场20年的同学聚会,告诉你什么叫失败的人生!
- 101℃7柳州:不怕房价跌,我们有实业
- 5191℃8把男朋友撩硬他难受吗?男生被女生撩硬有多难受?
- 930℃9女人被“撩”时,心里怎么想?
- 695℃10哪种食用油最健康?五大食用油误区早知道!
- 3453℃1内容营销:产品和服务怎么优雅的卖给粉丝?
- 3873℃2双面御姐是什么意思?什么样的女神是双面御姐?
- 2531℃3世界十大新物种
- 11857℃4世界十大牛人光棍
- 4867℃5成大事必备9种能力、9种手段、9种心态
- 1648℃6好听的名字大全 给孩子取名不用愁啦
- 2515℃7内幕:告诉你一个真实的北京
- 1327℃8金庸小说的四大悲剧场景
- 2779℃9全球最奇怪的10大旅游地
- 14664℃10中国十大古典名曲